新增藍色預警 為(wei) *輕的四級預警
近期,全市各相關(guan) 部門都在加大防治力度,力爭(zheng) 在氣象條件變差之前,壓下嚴(yan) 重霧霾汙染的苗頭。市環保局大氣處處長劉智表示,目前市環保局已製出新版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的初稿,接下來將進行修改、審議等相關(guan) 程序,預計可在12月正式出台。
“新版應急預案*大的不同就是降低了啟動門檻。”劉智解釋,根據現行的《成都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試行)》,*輕的三級預警(黃色)是在“未來連續72小時空氣質量指數(AQI)在201-300範圍或空氣質量指數(AQI)在201-300和301-500交替出現”情況下發布,也就是在預測到未來連續3 天大氣汙染在中度及以上程度的情況下發布。
新版應急預案初稿中,*輕為(wei) 四級預警(藍色),發布條件設定為(wei) “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1天,且未達到上等別預警條件時”;三級預警(黃色)為(wei) “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2天及以上,且未達到上等別預警條件時”,都比現行應急預案的*低啟動門檻低。
變化2:
預測中度汙染持續4天 啟動紅色預警
現行預案主要根據預測大氣汙染程度的不同來分級,新版預案初稿更重視較低程度汙染的持續時間長短。例如,*上等別的紅色預警,現行應急預案規定,發布條件為(wei) “未來24小時空氣質量指數(AQI)大於(yu) 500”;新版應急預案初稿為(wei) “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4天及以上,且AQI日均值>300將持續2天及以上或預測AQI日均值達到500並將持續1天及以上時”。
劉智解釋,這相當於(yu) 對可能發生的大氣汙染,在其發生幾率更小的情況下就采取應急措施,根據不同預警級別,通過采取易感人群盡量避免戶外活動等健康防護提醒措施、中小學幼兒(er) 園停止戶外活動等建議性措施,以及重點行業(ye) 企業(ye) 臨(lin) 時減產(chan) 限排、人工增雨作業(ye) 等強製措施,減少中度汙染(AQI為(wei) 151-200)的發生,盡量把汙染控製在重度汙染(AQI為(wei) 201-300)之下。
“超級站”將能監測
昨日,市環保局舉(ju) 行環保開放日活動,邀請部分市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到成都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大氣複合汙染綜合觀測站(簡稱“超級站”)、成都市環境應急指揮保障中心監控室參觀。“超級站”位於(yu) 四川大學望江校區科技*新中心的樓頂,於(yu) 2014年7月建成投用。據工作人員賈鳳菊介紹,目前“超級站”正在做二期儀(yi) 器采購招標,二期監測的大氣參數覆蓋麵將進一步擴大。以粒徑譜儀(yi) 為(wei) 例,現用儀(yi) 器監測範圍為(wei) 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為(wei) 0.5-20微米的顆粒物,0.5微米以下的無法監測,而新采購的儀(yi) 器將把監測範圍延伸到0.01微米,“PM2.5對應的是小於(yu) 等於(yu) 2.5微米的顆粒物,顆粒物越小侵入人體(ti) 的程度就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