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海洋計量“十三五”》發布 將加強計量檢測建設
日期:2020/4/17 15:59:56
瀏覽次數:235
摘要:[導讀] 《規劃》提出,到2020年,海洋計量科技基礎更加堅實,量傳溯源體係更加完善,服務保障能力顯著提高,製度更加健全,監管更加規範,國際互認和檢測能力置信水平顯著提高。
近日,國家海洋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印發《國內海洋計量“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提出,到2020年,海洋計量科技基礎更加堅實,量傳(chuan) 溯源體(ti) 係更加完善,服務保障能力顯著提高,製度更加健全,監管更加規範,國際互認和檢測能力置信水平顯著提高,在壯大海洋經濟、保護海洋資源環境、加強海洋公共服務和維護海洋權益中發揮重要的技術基礎和技術保障作用。
《規劃》以“強化創*,夯實基礎;需求導向,合理布局;依法監管,服務發展”為(wei) 基本原則。貫徹黨(dang) 的***精神,按照“五大發展理念”和“四個(ge) 全*”戰略部署,圍繞拓展藍色經濟空間的戰略需求,麵向海洋公益服務、海洋產(chan) 業(ye) 發展、海洋國際競爭(zheng) ,按照“夯實基礎、做好溯源、強化監督、拓展服務”的指導方針,統籌國內(nei) 海洋計量工作發展,抓好兩(liang) 端、管好中間,完善海洋計量體(ti) 係;以“一個(ge) 標準、一次檢測、一路通行”推進海洋計量國際化;充分發揮海洋計量在海洋經濟調控、海洋依法行政、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海洋權益維護和海洋公共服務的基礎保障和先行作用。
《規劃》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海洋計量法規和管理體(ti) 係得到進一步發展,發布實施《海洋計量工作管理規定》,成立了國內(nei) 海洋專(zhuan) 用計量器具計量技術委員會(hui) ,實現了海洋計量技術規範的歸口管理;海洋領域量傳(chuan) 溯源體(ti) 係得到進一步發展,共建立計量標準41項,社會(hui) 公用計量標準33項;計量技術和服務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溫鹽深、波浪浮標、驗潮儀(yi) 計量校準及鹽度標準物質製備等方麵達到******;海洋計量走向國際的平台搭建得到進一步推進,彰顯了我國具備為(wei) 區域和國際提供海洋計量服務的能力。
《規劃》指出,“十三五”是我國海洋計量工作麵臨(lin) 大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海洋強國建設,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建設、拓展藍色經濟發展空間和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戰略任務的落實,需要發揮計量的“助推器”作用。海洋領域推進的“五大工作體(ti) 係”建設,以及全球海洋觀(監)測係統、智慧海洋、雪龍探極、蛟龍探海等重大項目的實施,也對海洋計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洋計量工作,必須加快海洋計量科技創*,盡快建立服務於(yu) 深遠海觀測、探測儀(yi) 器裝備精準計量檢測的**硬件基礎,提供便捷的現場、實時校準海洋計量服務;必須進一步研製並健全海洋標準物質體(ti) 係,建立以市場為(wei) 主導的海洋產(chan) 業(ye) 計量檢測服務體(ti) 係,深入開展國際計量比對和檢測互認,為(wei) 海洋產(chan) 業(ye) 國際合作和海洋儀(yi) 器裝備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撐。
《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國內(nei) 海洋計量工作主要完成五項任務:一是推進海洋計量科技基礎研究。加強海洋計量標準裝置研究,加強海洋標準物質研究和研製,做好海洋量傳(chuan) 溯源的技術方法和研究,推進海洋計量科技創*,加快海洋計量技術規範製修訂,加快海洋計量科技成果轉化。二是加強海洋計量檢測服務與(yu) 監督。加強海洋量傳(chuan) 溯源服務,加強海洋產(chan) 品檢測服務,加強海洋計量監督管理,強化海洋行業(ye) 資質認定(計量認證)。三是健全海洋計量體(ti) 係。健全海洋計量製度體(ti) 係,完善海洋計量組織體(ti) 係。四是加強海洋計量檢測能力建設。加強海洋儀(yi) 器設備計量檢測服務能力建設,提升海洋量傳(chuan) 溯源能力,推動涉海企業(ye) 計量檢測和管理能力建設,加強海洋計量隊伍建設。五是提升海洋計量國際化水平。加強海洋計量技術的國際交流合作,積極參與(yu) 海洋計量國際比對。
摘自儀(yi) 器信息網 2016/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