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推進計量校準服務業行業自律和過程監管規範市場發展
日期:2020/4/17 15:59:50
瀏覽次數:570
摘要: 從近日召開的浙江省推進計量校準服務業自律發展宣傳貫徹研討會上獲悉,浙江省將在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行業自律和嚴格對市場行為的監管,培育規範的、高質量的計量校準市場,為浙江製造級打好計量基礎。當天的研討會上,在浙江省備案從事市場服務的50多家計量校準機構在認真學習《浙江省計量監督管理條例》後,聯合發起行業自律行動。
兩(liang) 年來,浙江省質監部門按照《浙江省計量監督管理條例》和《浙江省政府關(guan) 於(yu) 加強計量工作的意見》等條例規定要求,實施打破區域限製、優(you) 化簡化流程、實施網絡報備等改革措施,簡化計量校準市場進入備案製度,明確計量校準機構在省內(nei) 相應的一家備案機關(guan) 備案後,即可在全省範圍開展校準業(ye) 務,明確機構備案不需提交計量檢定員證,啟用計量校準機構網上備案係統,覆蓋全省備案機關(guan) ,實現省內(nei) 外計量校準機構“網上操作、足不出戶、證書(shu) 到家”。這些措施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兩(liang) 年來已備案的省內(nei) 外計量校準機構達到99家,從(cong) 業(ye) 人員約3000人,建立計量標準約2000項,校準能力約450項。在浙江從(cong) 事計量校準活動的主體(ti) 既有傳(chuan) 統的計量事業(ye) 單位,也有新興(xing) 的民營企業(ye) ,形成了百花齊放的市場局麵,專(zhuan) 業(ye) 化的計量校準服務,為(wei) 浙江打好“三強一製造”等轉型升級組合拳形成了重要支撐。
但是隨著市場的繁榮,市場主體(ti) 經營行為(wei) 不規範的問題也逐漸顯露,不僅(jin) 影響校準市場的健康發展,也為(wei) 製造業(ye) 升級埋下了隱患。浙江省質監部門組織的例行監督和專(zhuan) 項檢查顯示,有部分機構未按照規定辦理備案手續,少數機構在備案內(nei) 容發生變更時未及時向備案機關(guan) 報備,有的雖然已取得校準實驗室認可資質,但是未建立相應的計量標準;個(ge) 別機構所用的標準物質與(yu) 計量標準考核證書(shu) 不符或無法提供有效的標準物質證書(shu) 。有些機構為(wei) 低質低價(jia) 搶市場,不惜觸碰法律法規底線,不區分用戶計量器具用途,將本應按強製檢定方式檢定的用校準方式替代,有些機構甚至弄虛作假,出假報告甚至賣假證書(shu) 等。今年的監督檢查中發現,抽查到的校準機構90%以上均不同程度存在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問題。
浙江省質監局計量處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該局對於(yu) 計量校準服務業(ye) 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十分重視,認為(wei) 不能因為(wei) 出現問題就否認開放市場的成效,強調要通過加強監管,強調行業(ye) 自律等措施,確保市場服務行為(wei) 做到規範、上等。
對於(yu) 下一步行業(ye) 健康發展,浙江省質監局也提出了扶持和管理並舉(ju) 的工作措施。要求在進一步簡化備案的前提下強化監管和行業(ye) 自律。通過建立“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機製,組織開展日常檢查、飛行檢查、專(zhuan) 項檢查等監督檢查,充分運用大數據等各種有效手段,加大客戶方追溯倒查力度,提高執法檢查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推動將計量信用記錄納入企業(ye) 征信範圍。通過公開計量校準機構備案、監督檢查以及投訴舉(ju) 報處理信息,將嚴(yan) 重違法機構列入黑名單並進行公開曝光,形成激勵守信、懲戒失信機製。與(yu) 此同時,浙江省質監局依托浙江省計量測試學會(hui) 籌建浙江省校準機構行業(ye) 自律組織,通過開展校準機構誠信自我聲明活動,引導各成員遵守誠信計量準則,自覺規範計量行為(wei) ,主動接受社會(hui) 監督。
趙孟進說,為(wei) 培育校準品牌,該局還將落實《浙江省人民政府關(guan) 於(yu) 加強計量工作的意見》的扶持政策,積極支持校準機構做強做大,在“十三五”時期培育10家左右誠實守信、服務優(you) 良的計量校準服務品牌企業(ye) ,力爭(zheng) 計量校準高技術服務業(ye) 年均增長率達到15%,計量校準測量能力達到800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