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裏的“環保強音”:推進汙染源治理,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推行垃圾分類製度
日期:2020/4/17 15:58:39
瀏覽次數:517
摘要:國內政協第十二屆五次會議和第十二屆國內人大五次會議分別於3月3日和5日在京召開。5日上午9時,第十二屆國內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指出: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力度,加快改善生態環境特別是空氣質量,是人民群眾(zhong) 的迫切願望,是可持續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必須科學施策、標本兼治、鐵腕治理,努力向人民群眾(zhong) 交出合格答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談及環保部署的文字達到927字,為(wei) 近7年*高。此次政府工作報告環保亮點:藍天保衛戰和垃圾分類。

“與(yu) 前幾年相比,今年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措辭很實,思路很清晰。在環境保護方麵,不僅(jin) 提出了藍天保衛戰,而且提出了更進一步的措施。”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yu) 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告訴記者。常紀文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有兩(liang) 個(ge) 亮點,一是提出“堅決(jue) 打好藍天保衛戰”,另一個(ge) 是推行垃圾分類製度。
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別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下降。
要加快解決(jue) 燃煤汙染問題。
全*實施散煤綜合治理,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完成以電代煤、以氣代煤300萬(wan) 戶以上,全部淘汰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燃煤小鍋爐。加大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力度,東(dong) 中部地區要分別於(yu) 今明兩(liang) 年完成,西部地區於(yu) 2020年完成。抓緊解決(jue) 機製和技術問題,優(you) 先保障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有效緩解棄水、棄風、棄光狀況。加快秸稈資源化利用。
要全*推進汙染源治理。
開展重點行業(ye) 汙染治理專(zhuan) 項行動。對所有重點工業(ye) 汙染源,實行24小時在線監控。明確排放不達標企業(ye) *後達標時限,到期不達標的堅決(jue) 依法關(guan) 停。
要強化機動車尾氣治理。
基本淘汰黃標車,加快淘汰老舊機動車,對高排放機動車進行專(zhuan) 項整治,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在重點區域加快推廣使用國六標準燃油。
要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
加強對霧霾形成機理研究,提高應對的科學性和精準性。擴大重點區域聯防聯控範圍,強化應急措施。
要嚴(yan) 格環境執法和督查問責。
對偷排、造假的,必須嚴(yan) 厲打擊;對執法不力、姑息縱容的,必須嚴(yan) 肅追究;對空氣質量惡化、應對不力的,必須嚴(yan) 格問責。治理霧霾人人有責,貴在行動、成在堅持。全社會(hui) 不懈努力,藍天必定會(hui) 一年比一年多起來。
在常紀文看來,此次政府工作報告關(guan) 於(yu) 環保方麵的**個(ge) 亮點是垃圾分類。垃圾分類是提升中華文明的一個(ge) 重要措施,但是很多人沒有認清它的重要性。去年底,習(xi) **主席在中央深改組會(hui) 議上提出要全*推廣垃圾分類。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要“普遍推行垃圾分類製度。
常紀文說,這是我們(men) 國家經濟社會(hui) 形態發生的一個(ge) 改變。“隨著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的推進,很多垃圾問題不僅(jin) 是城市的問題,也是農(nong) 村的問題。推行垃圾分類有利於(yu) 城鄉(xiang) 的老百姓形成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生活方式。”常紀文強調,垃圾分類也是解決(jue) 水體(ti) 汙染的一個(ge) 很重要的措施。同時,垃圾分類還將帶動環保產(chan) 業(ye) 的巨大發展。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
(環保相關(guan) 內(nei) 容全文)
一、2016年工作回顧
六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取得新進展。製定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jia) 考核辦法,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強化大氣汙染治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5.6%和4%,74個(ge) 重點城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下降9.1%。優(you) 化能源結構,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提高1.7個(ge) 百分點,煤炭消費比重下降2個(ge) 百分點。推進水汙染防治,出台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開展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嚴(yan) 肅查處一批環境違法案件,推動了環保工作深入開展。
我們(men) 也清醒看到,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經濟增長內(nei) 生動力仍需增強,部分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嚴(yan) 重,一些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困難較多,地區經濟走勢分化,財政收支矛盾較大,經濟金融風險隱患不容忽視。環境汙染形勢依然嚴(yan) 峻,特別是一些地區嚴(yan) 重霧霾頻發,治理措施需要進一步加強。在住房、教育、醫療、養(yang) 老、食品藥品**、收入分配等方麵,人民群眾(zhong) 還有不少不滿意的地方。煤礦、建築、交通等領域發生了一些重大**事故,令人痛心。政府工作存在不足,有些改革舉(ju) 措和政策落實不到位,涉企收費多、群眾(zhong) 辦事難等問題仍較突出,行政執法中存在不規範不公正不文明現象,少數幹部懶政怠政、推諉扯皮,一些領域腐敗問題時有發生。我們(men) 一定要直麵挑戰,敢於(yu) 擔當,全力以赴做好政府工作,不辱曆史使命,不負人民重托。
二、2017年工作總體(ti) 部署
三、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
深化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完善主體(ti) 功能區製度和生態補償(chang) 機製,建立資源環境監測預警機製,開展健國內(nei) 家自然資源資產(chan) 管理體(ti) 製試點,出台國家公園體(ti) 製總體(ti) 方案,為(wei) 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製度保障。
(七)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力度。加快改善生態環境特別是空氣質量,是人民群眾(zhong) 的迫切願望,是可持續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必須科學施策、標本兼治、鐵腕治理,努力向人民群眾(zhong) 交出合格答卷。
堅決(jue) 打好藍天保衛戰。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別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下降。一要加快解決(jue) 燃煤汙染問題。全*實施散煤綜合治理,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完成以電代煤、以氣代煤300萬(wan) 戶以上,全部淘汰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燃煤小鍋爐。加大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力度,東(dong) 中部地區要分別於(yu) 今明兩(liang) 年完成,西部地區於(yu) 2020年完成。抓緊解決(jue) 機製和技術問題,優(you) 先保障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有效緩解棄水、棄風、棄光狀況。加快秸稈資源化利用。二要全*推進汙染源治理。開展重點行業(ye) 汙染治理專(zhuan) 項行動。對所有重點工業(ye) 汙染源,實行24小時在線監控。明確排放不達標企業(ye) *後達標時限,到期不達標的堅決(jue) 依法關(guan) 停。三要強化機動車尾氣治理。基本淘汰黃標車,加快淘汰老舊機動車,對高排放機動車進行專(zhuan) 項整治,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在重點區域加快推廣使用國六標準燃油。四要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加強對霧霾形成機理研究,提高應對的科學性和精準性。擴大重點區域聯防聯控範圍,強化應急措施。五要嚴(yan) 格環境執法和督查問責。對偷排、造假的,必須嚴(yan) 厲打擊;對執法不力、姑息縱容的,必須嚴(yan) 肅追究;對空氣質量惡化、應對不力的,必須嚴(yan) 格問責。治理霧霾人人有責,貴在行動、成在堅持。全社會(hui) 不懈努力,藍天必定會(hui) 一年比一年多起來。
強化水、土壤汙染防治。今年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別下降2%。抓好重點流域區域水汙染和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防治。開展土壤汙染詳查,分類製定實施治理措施。加強城鄉(xiang) 環境綜合整治,普遍推行垃圾分類製度。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chan) 業(ye) ,使環境改善與(yu) 經濟發展實現雙贏。
推進生態保護和建設。抓緊劃定並嚴(yan) 守生態保護紅線。啟動森林質量提升、長江經濟帶重大生態修複、**批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工程試點,完成退耕還林還草1200萬(wan) 畝(mu) 以上,積累更多生態財富,構築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長城。
2017-03-06 中國環博會(hui)